子尤 │ 我与《我爱我家》 by 子尤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浏览量  148      回帖数 0
混日子的石头    等级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0:54:55    编 辑   


子尤 | 我与《我爱我家》 by 子尤
2014-06-25 子尤之家

【小H按】这似乎是一篇并未写完的文章,而我想像子尤这样拥有太多奇思妙想的人,对喜剧的想法终将是永无止境的。文章中间子尤写道“有时我和妈妈说话,发起感慨,总是边说边想,表达出很多对《我爱我家》的看法,妈妈就说你快记下来呀!”在这之后便是一则则细节的补充,一直到本篇结束。
关于这部戏的想法子尤肯定还有很多,而其实最大的想法或许存在于他自己的《我爱我班》里。《我爱我班》的五集已经收录于《谁的青春有我狂》,在其正文之前,子尤做了这样的阐述:
很少有人给我们这种儿童到青年过渡时期的人准备什么,听歌我们得和大学生们挤,看书看电视就更缺乏针对我们这一年龄段的作品。少儿频道该改名叫幼儿频道。中国的情景喜剧现在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阶段,好象谁都能搞,作品没一个好,粗俗低级,令人厌恶。所以,该是我出手的时候了!我是拿写一部史诗的心情去写它的。每一集都非常有深意,讽刺地探讨一个个现象,绝没有空洞之作。



我与《我爱我家》
子尤(15岁)
2005年9月5日
我与《我爱我家》的关系太特殊了,因为那深情的爱,所以如果追述一下这其中的故事,无数往事,“酸甜苦辣咸,一齐涌心头”——这是和平妈妈的话,已经能被我灵活运用了。
如果《我爱我家》的创作者们知道它怎样的影响了我的生活,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这个戏在放的时候就被我爸拿录象带录了下来,成为我们家经常看的一个节目,于是,我们平时说话都会受其影响。像老傅的笑,“不要乱”等等,成为日常用语,大概我们家欢快的气氛也因其受些影响,我爸本来就像没长大,越往后越和我不像父子关系,说的逗话也多。我因为太喜欢《我爱我家》,在小学时候就有想写情景喜剧的念头,上五年级时,我就写了《我爱五三》,这样一集集写,还在班里演过,但那时候对喜剧认识还不够成熟,但运用的已经很不错了,原型自然是我们班。
在发病住进中日的第二天,就从家里把DVD带来看,看得我笑,结果又震动了里面的瘤子,又笑又疼。
爱到顶峰的时候应该算是生病以后,当时在中日化疗病房,每天打点滴,最好的消遣就是望着高悬着的电视里放出的节目,中央八那一阵在放,我就跟着看,后来从家里把DVD也带来了,就更看的来劲了。有时我情况很不好,非常难受,那么就只有从那一家人幽默的话语中寻求快乐了。
有时我和妈妈说话,发起感慨,总是边说边想,表达出很多对《我爱我家》的看法,妈妈就说你快记下来呀!

所有的演员在这个戏都献上了他们演艺生涯中最精彩的表演。
《我爱我家》已经有种史诗的感觉了。任何一门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弱到强的,但只有到情景喜剧这儿,开山的《我爱我家》竟然是最棒的,没有能超过它的了。《我爱我家》从编剧到表演都太精彩了,越到后面都有种神气的感觉了,都化在一切了,有种韵味,咀嚼无穷。到最后,就看着这一家子人经历种种故事,不会再有这么融洽的感觉了,每个人都那么能演,在一块飙戏的感觉真好!其后没有能超过它的,即使是那部回光返照的《闲人马大姐》,那是最努足了力气的戏,王援朝和艾嘉的面目也不够清楚,这个戏有种狭隘的感觉,《我爱我家》,地方大,气势也大。任何一个作品,都会有意义,再不行,也可以说是记录了一段生活,而《我爱我家》就将那个年代许多特殊的地方都写出来了,比如,电脑还没开始流行。
我认为最好的地方,是编剧们没有歧视小孩。基本很多戏里,小孩都是单纯的,向上的,阳光,各种陈词滥调更是此起彼伏,而圆圆这个形象太突出了!她的那句“我觉得你们大人都挺可怜的”更是深刻!
全家人都是坏人,毛病多得一塌糊涂,我原本觉得老胡不错,后来发现也有点虚伪,其实志新是最好的人,但他似乎毛病最多,而且最受排挤,干什么什么不成,用一句成语就是游手好闲,但他仗义,正直,比他们家其他那些道貌岸然的人要好多了,在后80集当他走了以后,孟朝阳又进来替补他这个角色,而他们惟一一次聚会,就是唱卡拉OK那次,还是孟朝阳被整惨告终。
这部戏我看过无数遍,由此总结下来,《我爱我家》至少得看四遍以上才能看出味道来,第一遍,看故事,第二遍,看表演,第三遍,看细节,第四遍,看感觉,从这儿往后你就看出惯性来了,想不看都不可能了。经常是发现哪个台在放,我就会跟着看,不管是哪集的哪个部分,连什么台词哪块会笑我都知道,于是我就静静地等着演员说出哪句笑的台词,然后陶醉在其中的美感里,直到广告插播,我又转而看其它台。一切都那么自然,没法说了!太精彩了!我认为应该郑重地给《我爱我家》一个严肃的戏剧奖,因为它是有一个很完整的故事的。几个编剧是拿它当一个严肃的文学作品来创作的,连每个人物多大都搞得那么清楚,我们也应该认真搞明白。去年是《我爱我家》10周年,我就曾希望到原来演它的地方那儿,还原原来的场景,大家还像过去那样的聊天,讲一些当时的逗事,只可惜,物事人非!不可能了。
有很多地方说明,《我爱我家》与《红楼梦》是那么相似,我猜《我爱我家》之所以是120集是因为《红楼梦》是120回,而梁左是对《红楼梦》很在行的,他们将《我爱我家》排出了古典美来。更何况,主人公都姓贾。

重点研究:家里到底几个房间?小凡睡哪儿?贾志新到底有自己的房间还是睡地铺?
傅明的身世之谜,他明明是地主家的人,怎么又给地主家扛长活?还有我比较通电影,老傅曾说过他小时候给阮玲玉写过信,但其实等他懂事,阮玲玉已经死了。
我估计再过几年再往后一代人就看不懂这个戏了。我妈妈陪着我看,她可以告诉我里面的“典故”,比如说:
小孩要考初中时,家长会做很多事情,这个很难得。到目前为止,我只知道这部戏有揭露一些,估计与梁左的女儿有关。
贾志国,上山下乡,有人带着小孩来认爹,说的是知识青年与当年女孩生小孩的事。
再往上一代,老傅由一个给地主家扛长活的变成“老地主”了。还一个有趣的地方,老傅原本是地主出身,他们家现在生活也不过如此;而老胡他们家原来是摇煤球的,但他们家现在很富。
这个剧还间接地说明了大鼓的不景气,实际上是在说民间艺术的衰落,和平大部分时间在家织毛衣。而她妈妈只出现过三次,却被刻划得如此漂流尽致,实在要佩服编剧妙笔。其后的喜剧中,惟一能与之比拟的就是《闲人马大姐》中一句四个字的疯子。
还有些地方挺深刻,比如和平给人当妈那集,我看了许多遍,估计从小到大十多遍是得有了,直到这几次,我才觉出了一些深刻含义,比如它表现了和平的渴望。我跟妈妈说,妈妈简单地解释成爱慕虚荣,但我觉得不能这么简单,就是说它促使和平想,我有没有再选择一次的机会?我和那个女人长得那么像,我填补进去多好呀!多美好的三口之家呀!小孩喜欢我,他也喜欢我,他们家还这么富!
想起英达曾经说过,梁左有一次跟他说,“我这个故事是准备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可就用在你这里头了啊!”
还有就是当我看《笑忘书》的时候,发现他们平时说话和剧中说话差不多,我不禁哑然。




1
表情
所有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输入的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