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划答辩最终结果公布,北京交通大学顺利进入2011计划
浏览量:818 回帖数:4
1楼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
1、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先进航空发动机协调性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
4、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5、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6、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文化传承创新类协同创新中心
1、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2、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
3、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
科学前沿类协同创新中心
1、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
2、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3、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
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地方高校)
1、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
2、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
3、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
4、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
--------------------------------------------------------------------
除了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是从地方非部属高校中选拔的地方大学以外,其他协同中心都是从全国最优秀的部属大学层层选拔出,在其所在领域有领头羊地位的高校。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包含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之后又一项关乎高校发展的重大计划。而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是仅有的两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工科强校。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
1、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先进航空发动机协调性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
4、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
5、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6、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文化传承创新类协同创新中心
1、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2、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
3、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武汉大学
科学前沿类协同创新中心
1、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
2、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3、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
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地方高校)
1、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
2、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
3、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
4、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
--------------------------------------------------------------------
除了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是从地方非部属高校中选拔的地方大学以外,其他协同中心都是从全国最优秀的部属大学层层选拔出,在其所在领域有领头羊地位的高校。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包含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之后又一项关乎高校发展的重大计划。而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是仅有的两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工科强校。
2008/10/7 19: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