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楼主

张彦 [离线]

1★☆☆☆☆

发帖数:492 积分1534
1楼

北交大来了
 
--------------------------------------------------------------------------------
日报新闻  加入时间:2007-12-10 20:21:39  ●本报记者 张 伟 通讯员 王恩钊 张立峰  点击:28 
●日前,坐落于黄骅市城区西部的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项目主体工程基本竣工,预计明年9月即可对外招生。
●这是北京交通大学建校110年来,第一次在北京以外开展投资办学活动,也是黄骅市“引智工程”结出的一颗硕果——沧州本科学府“第一家”,这项工程带给黄骅乃至我市的除了6.2亿元的投资外,还有对周边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辐射效应。

11月7日上午,天晴但有风。坐落于黄骅市城区西部的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以下简称海滨学院)的大门完全敞开着。在门内,已经聚集了一些学校的工作人员,而在门外,门卫警觉地站在大门的两侧,预示着正有人朝这里赶来。
不久,一队车队赶到。车牌显示,这是当地政府的车。又过了一会儿,待车队全部驶入了校园,停稳后,车上的人下车,然后一起涌进了大门正对的教学楼内。走在前面的是黄骅市市委书记郭建英。
门卫告诉记者,黄骅市一位书法家举办的书画展今日被安排在这里举行,领导们是专门应邀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他说,近来黄骅市的领导经常会来这里参观或参加活动,他早已习以为常了。一位市委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他表示,自海滨学院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以来,黄骅市市委书记郭建英高兴得不得了,他把海滨学院看得很重,喜欢隔断时间就和一些部门负责人来这里看看工程的进展情况,而且,一有客人来黄骅,他也总喜欢领他们到这里参观。海滨学院俨然已经成了黄骅市的一个符号。

北交大战略外扩

一所大学,缘何会让一地的领导如此倾心?这还要从黄骅市结缘北交大讲起。
海滨学院院长章梓茂表示,1998年国家开始扩招,受生源剧增的影响,很多重点院校设计规模都逐渐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以北交大为例,几年前,北交大曾经做过计算,学校的设计规模为8000人,而按照在校硕士生、博士生与本科生1:1.2、1:1.5的换算,当时北交大的在校人数已经达到了20000多人。
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正是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国家也逐步放宽办学条件。鼓励民办高校以及重点院校创办独立院校,即所谓的公办民助学院,成为当时的一股潮流。
据统计,在去年国家又审批通过20多所的基础上,如今类似院校已达318所。
这些社会资源办学力量的涌起有益处,同时也蕴藏着潜在危机。一些不具资质的社会力量办学一旦出现问题,难免会削弱整个教育系统在社会上的公信力。于是,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措施,对相关办学的单位的资质再次进行了界定。
相比之下,“北方交通大学创办独立学院的想法萌发于2003年。而在此之前,已有10多所国家重点院校已经创办了独立学院。”
章梓茂解释说,“当时主要考虑的是求稳,我们可不想稍有不慎,把100多年的牌子砸了。”

为什么是黄骅

“当时也有很多选择,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黄骅。”
章梓茂表示,虽然直到2005年下半年,北交大才和黄骅市接洽上,但2006年4月6日,双方就正式签约。“北交大主要看重了这里的三大优势。”
他表示,“离开母校后,创办独立学院需要‘三驾马车’:资金、教学、环境。”
“人常说,办学是有钱人的事。但我认为,有钱也不代表能办学。”章梓茂补充说,自黄骅市把项目投资公告发布之后,北交大先后见过多个投资者,但美美都无果而终,原因就在于,很多投资者不是怀着一颗办学的心来寻求合作。“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出资人——华城科教有限公司则和我们在一些问题上很容易形成共识。”
据了解,“公办民助”意味着民间资本将是独立学院的重要出资者。在北交大落户黄骅过程中,华城科教有限公司就充当了出资人的角色。总投资6.2亿皆出于华城。而华城则又是由常青集团、东辉集团共同出资组建。 




2012/8/11 20:59:42

sisi [离线]

1★☆☆☆☆

发帖数:481 积分1498
2楼

章梓茂表示,这两个集团不但资金雄厚,而且集团老总都是有着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和这样的企业合作,当然很顺利了。”
关于第二个优势“教学”,他淡然一笑,“这当然就是我们北交大自身的强项了。”
而谈及第三个优势“环境”,章梓茂则更多谈及黄骅的区位优势。“位于环渤海经济区”、“距京津距离近”等因素在章梓茂看来,都将更有利于北交大母校资源注入海滨学院。
“当然,当地政府对海滨学院一直以来的帮助也不可获缺。”
章梓茂对一件事记忆犹新。他回忆说,2006年8月,海滨学院开工建设。学院门口的道路也几乎同时开工。“按照惯例,路两侧安装水泥‘路牙子’就行了。可是后来政府为了给学院营造良好的环境,硬是把水泥‘路牙子’换成了花岗岩的,同时又投了不少钱,在路旁建造公园。这样一来,学院的四周环境就更加好了。”
另外,“为了加强学校的治安,黄骅市从学院开工建设起,还给我们派来了3名警察,义务给我们做保卫”,说到这些,华城科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学力总是很感动。他说,“现在学院周围的市民一听说学院的职工也非常热情。”几天前,他去采购物品,一家商店听说他是海滨学院的,还主动给他打折。钱少的时候,有些店主甚至不要钱。
“问题不在于是钱,我们看重的是当地人对我们的一种认可和尊重。”说到这,赵学力憨厚的脸上写满了感动。

大学能带来什么

“大概明年9月能够招生吧。”
华城科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学力表示,目前主题工程已经基本竣工。“就等着教育部进行验收了,之后就能确定具体招生的人数。”
他表示,届时,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北京交通大学推荐院长并派遣80%的教师任课,少数教师外聘。短时间内,仍以北交大现有的优势专业的背景,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设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交通运输、电气工程、机械与电子控制、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系,拥有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和实验处等基础教学部。实行“专家治校,教师治校”,学历教育与辐射职业培训并重,理、工、管、文协调发展。 
“今后我们还会设立一些和当地经济挂钩的专业,比如模具,专门给当地提供人才支持。”赵学力意味深长地说。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看了看窗外,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
然而,对于这样一座总投资6.2亿元,受到多方关注的“引智工程”而言,将来它的辐射作用也仅仅这些吗?
当然不是。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学入驻首先体现为对附近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改变。
老李就是居住附近的一位退休公务员,从学院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后,他也养成了每日清早去学院里晨练的习惯。他说,真没想到自己能看到一所大学落户在自己身边,每当走在学院里,总有种年轻的感觉,甚至想着有机会能够去学院图书馆里好好看一遍那些已经遗忘的文章。
大学入驻对周边经济的辐射作用同样不可忽略。
记者发现,海滨大学附近的商业住宅已经悄然抬价了。
一家单位的住宅小高层已经由原来的均价每平方米700元提升至均价3000多元。而与它比邻的几套商品房,价格也由年前的均价每平方米1800元,上升为每平方米2200元。
即便是和海滨学院相隔数百米的一家饭店也感到了商机扑面而来。饭店服务员介绍,和以前相比,顾客接待数量也增加了很多。
业内人士表示,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圈,它对四周经济有着很大的辐射作用。除了地产、餐饮外,未来它还将带动零售、服务等诸多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终究是治学的地方。”业内人士表示,大学落户某地其实最显著的作用还是有助于提高了某地的文化素质,进而提升某地文化底蕴??



2012/8/12 0:08:41
返回本版
14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