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节选)
浏览量:1520 回帖数:21
1楼
20军的前身为赫赫有名的三野1纵,军长张翼翔,全军下辖4个步兵师,58师,59师,60师和89师,全军共计5万人左右,是三野头号主力,也是长津湖战役中战损最大的部队,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伤亡仅次于打铁原阻击战的63军。
26军的前身为三野8纵,善于攻坚,下辖4个步兵师,76,77,78和88师,共计5万人左右,在长津湖战役中由于运力不足作为预备队使用,由于恶劣的天气和美军的空中阻滞,迟迟没有加入战场,是放跑敌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27军想必最为大家熟悉,前身是三野9纵,精锐王牌,下辖79,80,81和90四个步兵师,共计5万人,在长津湖战役中打出了漂亮的攻坚战,全歼美步兵第7师31步兵团,也就是“北极熊团”,击毙其团长麦克莱恩中校,这是朝鲜战争志愿军唯一一例全歼美军团级建制的实例。
由于严寒、地形、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的薄弱工业实力,9兵团没有任何海空军支援,重武器无法拖带进入战场,仅仅有少量迫击炮,每门炮平均8发炮弹,携带的马克辛重机枪没有防冻液,枪栓冻住无法开火,只有□□、手榴弹和机枪。更主要的是缺乏防寒衣物和食物,在整个战争中,冻死冻伤的志愿军要多于战死和战斗负伤的人,由于严寒,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伤比率达到了令人痛惜的1:1。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九兵团就此元气大伤,直到一年后的五次战役时期才再次出现在战场上。
今晚就先写这么多,战役的详细过程以后再更新吧!
20军的前身为赫赫有名的三野1纵,军长张翼翔,全军下辖4个步兵师,58师,59师,60师和89师,全军共计5万人左右,是三野头号主力,也是长津湖战役中战损最大的部队,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伤亡仅次于打铁原阻击战的63军。
26军的前身为三野8纵,善于攻坚,下辖4个步兵师,76,77,78和88师,共计5万人左右,在长津湖战役中由于运力不足作为预备队使用,由于恶劣的天气和美军的空中阻滞,迟迟没有加入战场,是放跑敌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27军想必最为大家熟悉,前身是三野9纵,精锐王牌,下辖79,80,81和90四个步兵师,共计5万人,在长津湖战役中打出了漂亮的攻坚战,全歼美步兵第7师31步兵团,也就是“北极熊团”,击毙其团长麦克莱恩中校,这是朝鲜战争志愿军唯一一例全歼美军团级建制的实例。
由于严寒、地形、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国的薄弱工业实力,9兵团没有任何海空军支援,重武器无法拖带进入战场,仅仅有少量迫击炮,每门炮平均8发炮弹,携带的马克辛重机枪没有防冻液,枪栓冻住无法开火,只有□□、手榴弹和机枪。更主要的是缺乏防寒衣物和食物,在整个战争中,冻死冻伤的志愿军要多于战死和战斗负伤的人,由于严寒,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伤比率达到了令人痛惜的1:1。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九兵团就此元气大伤,直到一年后的五次战役时期才再次出现在战场上。
今晚就先写这么多,战役的详细过程以后再更新吧!
2014/7/28 19:39:01
2楼
第二章 集结与推进 命运中相碰的那个地方
在战役开始前,双方的主要态势大致是这样的:美军陆战1师开始,陆战1师仅仅用了5天,就把三万兵力和大量的重型装备、补给卸载完毕,不愧是久经沙场的两栖部队,之后,以陆战1师和步7师为主力,一路向北推进,韩国步3师跟随美军行动,陆战1师以7团为先锋,向长津湖-赴战岭一线攻击前进,于10月20日占领五老里和洪源(这里是志愿军原定的集结地域,但此时九兵团仍在国内调动,朝鲜人民军崩溃的速度超过了国内的预计),因此,志愿军从西线紧急调动42军124师的七千部队,在黄草岭一线展开,迟滞美韩军的进攻。
124师以劣势兵力节节设点抵抗,用一个不满员的步兵师七千人拖住了近十万敌军整整两个星期,成功等到了西线清川江大捷的消息,也等到了九兵团主力入朝。
第二章 集结与推进 命运中相碰的那个地方
在战役开始前,双方的主要态势大致是这样的:美军陆战1师开始,陆战1师仅仅用了5天,就把三万兵力和大量的重型装备、补给卸载完毕,不愧是久经沙场的两栖部队,之后,以陆战1师和步7师为主力,一路向北推进,韩国步3师跟随美军行动,陆战1师以7团为先锋,向长津湖-赴战岭一线攻击前进,于10月20日占领五老里和洪源(这里是志愿军原定的集结地域,但此时九兵团仍在国内调动,朝鲜人民军崩溃的速度超过了国内的预计),因此,志愿军从西线紧急调动42军124师的七千部队,在黄草岭一线展开,迟滞美韩军的进攻。
124师以劣势兵力节节设点抵抗,用一个不满员的步兵师七千人拖住了近十万敌军整整两个星期,成功等到了西线清川江大捷的消息,也等到了九兵团主力入朝。
2014/7/28 2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