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还是来交大——北京交通大学考研扫盲贴★★

楼主

黄超 [离线]

1★☆☆☆☆

发帖数:467 积分1457
1楼

19、考研低年级化
有些学生刚上大三就开始着手考研,甚至还有大二的,更有甚至大一开学就咨询考研的事,提前准备不能说不对,但是不要这样,考研的一般时间安排是大三下学期暑假前收集资料,大四上学期就足够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要他下一年再来问我,好好珍惜并享受大学的过程,考研没错,但是这样有些急功近利,我认为得不偿失,而且考研不是大学唯一的结局,其实大学有比考研更重要的东西。就像现在的婴幼儿教育,很多低龄的孩子被迫学到本该不是他这个年龄段掌握的东西,然而这些东西并不代表什么能力,而是一种填鸭注入,死记硬背,有所得必有所失,失去的却是一生中最美好时光离得最重要的本真和快乐以及在某个特定时期特定心态下的独特感悟。想想中学时的奥赛,不就是初中学高中的知识,高中学大学的吗?有意义吗?就像爬山,乘坐缆车的感受自然无法与设身处地地登攀相较。
大学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接连不断的考试,而在于不断的提升自我,中国的教育无论怎样的考试都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说白了在于突击和应付,真正的对你自身提高影响不大,同时学会享受大学的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在特定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
我不知道你上的是什么学校,但是无论什么大学,既然考上了,说明你都有足够的智力、能力和素质应付考研的,研究生考试如果报考非北大、清华以及某些不错的学校的热门专业,难度整体是小于高考的,考研大四上学期准备即可。
你现在想考的未必是你以后要确定的发展方向,因为你才过了一年或者两年,至少还没有想好,具体说是哪个考研专业,那么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你可以有意识地好好学习英语、数学等这些公共课,这是以后深造的工具性课程,坚实的基础会让你走的更远。即是文科类,法学类,那么没有一个深厚的专业背景作支撑也是很干瘪的,即使通过突击考上了,那么毕业走到实际工作中怎么办呢?再考博?建议多读书,勤思考,涉猎广泛。把这个想法埋藏心底,踏踏实实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才是最好的发展途径。
你现在对考研的很多基本问题都没弄明白,即使别人告诉你,你也是被动接受。在一个特定时期,无法融入,却是急急忙忙地做超前的事情,但结局并不一定能如愿的一个未知的旅程,想想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要想深造的话最好的途径是好好学习,用成绩说话,取得保研资格,就不用费劲考试了,善莫大焉!
大学里还有更多的选择途径,同时也有更加美好的事情更值得去做,考研仅仅是一个很狭小的路,众多事情众多很小的一件事。
就考研这个事,以你现在的能力,现在准备,好好复习的话,明年考也能考上,突击考试而已,但是复试时,老师会全面审视这个学生,会看他的成绩单,大学的表现,即便你的考试科目成绩不错,但是大学毫无内容,老师也会舍弃你的,录取是建立在完善的坚实的大学基础的尤其是大学过程之上的。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说过:“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途中,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并由此展开,大学的意义不只在于锻炼人格,培养思维能力,还在于找到或者确定裨益终生的兴趣。如果找到了真正属于你的兴趣,愿意终生为此努力,即使没有读完大学,你的人生也一定是丰满而有希望的。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日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迎来送往之间匆匆度过一生。
乔布斯这样说:你须寻得所爱!
对于大一即立志考研的同学们,理想没有错,仰望天空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脚下的路。请大家看看这篇文字,我们从我们的角度思考,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期望对你有所裨益。

《给新生的一封信:我的大学该怎么过?》
写在前面的话:
每年秋天来临的时候,又一群朝气勃勃的年轻人来到这片红果园。“我的大学该怎么过?”,每年都在重复这个话题。以前也迎接过新生,和很多同学以及他们的父母交流过,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要珍惜时光,学习为重,健康第一;后来意识到当年迎接我们的学长也说过这番话语,可是毕业时更多的是遗憾甚至悔恨,就像一株禾苗:播种之前,无论农夫怎样憧憬丰收后的喜悦,但是风雨、阳光、土质等等这些都无法改变它们的秋天——他们或饱满或干瘪的秋天。写这封信,就是期待大家的改变和突破,别样独特,了无遗憾,更有意义。
大学,是人生最肥美的土壤,是一生唯一一段心态闲适的时光。
一、踏实学习,是一种生命态度 你应该把学习当回事,当成最重要的事。这个要求不高,以你们的智商,顺利毕业毫无问题,但是四年之后并非如此,很多不能顺利如期完成学业,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没有拿学习当回事,沉迷游戏的、玩世不恭的、自甘堕落的、苦闷彷徨的皆有人在。在中国的大学里很多制度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设计的,是为学习好的学生设计的。大学多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非常单一,多重的价值评价体系还远未建立,成绩事关奖学金、入党、人格地位、自信心等,一好百好,这一点都很重要。
二、健康、友谊、梦想 即便一切都可抛弃,这三点当要坚守,前两者不复赘言。
大学之前,每个人都雄心勃勃地畅想过自己的未来,但是在这个环境里,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渐行渐远。毕业时以至几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也许就是越来越没有梦想,毕业时有的人保研,留学,考研,找到体面的工作,有的却无法正常毕业,不是耸人听闻,每年不能毕业的人比例会在3%甚至更高,也就是说你们这一级4000人里面,会有100多人当年与你们一起走进交大,却不能一起昂首离开,想想,会有你吗?你想成为其中之一吗?这些人群里,也许会有日后崛起者,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大学已经严重打击和摧残了他们的自信,走向社会,需要重新建立自信,否则就彻底沉沦。所以,考上大学,并非一劳永逸,仍然面临淘汰,不是由于竞争而是自甘堕落。
三、注重大学的过程 加入一个社团。认真做一些事,拥有一份热情,熟悉一个组织流程。
做喜欢的事,学感兴趣的专业。大学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延续一个可怕的路子:浑浑噩噩苦闷地学着不喜欢的专业,突击考试,挂科,重修,甚至延期乃至结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长处是立足社会的根本,这个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以己之长尚不能占优,更何况以己之短呢?要懂得扬长避短。有人会说这个专业就业好,这都是片面,一颗昂扬向上的心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大一时如果觉得专业吃力或没有兴趣,大二一定要转,大三降一级也要转,交大是学分制,只要修够学分就不影响按时毕业。
读书要有意义。修读真正喜欢而不是为了凑学分的课程,接触自己真正喜欢的老师。为了大学我们十年寒窗苦读,在我们生命最好的年华里,读书要有意义,应该是为了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提升以及自我的解放,不是为了学分,修读毫无意义的课,不然我们会时时感到悲哀。
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思考能力。我们的大学,培养的要么是死读书要么是不读书的人,真正读书且思考的人太少了,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个社会很复杂,但是无论何时都要葆有一颗未泯的心,对这个社会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颗赤子情怀,如果追求学问,则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四、尝试一般性的商业活动 在南方一些大学,做校园代理的非常普遍,赚钱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打交道,在做个产品代理的过程中,你学会理解别人,了解人的心理,懂得服务意识,理解和尊重劳动,善于沟通,渴望平等,这种平等意识对中国民主建设是有好处的,对中国民主进程是有促进作用的。
五、读一些人文社科方面的书 交大是一所工科院校,人文气氛不是很浓。大学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如果仅仅啃了几本干巴巴的专业课本,那么你的大学其实收获很少,你对社会、思想、精神层面的思考深度没有因你读过大学而得到太多提升。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建议大家四年至少读400本书,任务艰巨,但是读书将会成为你最好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
当今党和政府的高层越来越多的是人文社科背景出身,那种技术专家治国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一个现代多元的社会,更加注重人文精神、民主法治、体现人文关怀,如只是专注某个专业领域,似乎狭隘,即使立志科研学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积累和修养也会对你的事业大有裨益。
另外可以旁听一些社科方面的课,交大社科方面的课不多,高水平的人文学者更是少见,所以大家有时间可以去北大、清华、人大去旁听,比如北京大学孔庆东先生的《现代文学史》、《金庸小说研究》,戴锦华老师的《文化研究》系列,周其仁先生的《中国经济专题》,张维迎先生的《经济学》;清华大学彭林先生的《礼仪》系列,钟笑寒先生的《经济学》,李强先生的《社会学》;人民大学周孝正先生的《社会学》系列、《中国社会问题研究》,金正昆先生的《礼仪》系列,周学农先生《宗教》系列,杨东先生的《法学》系列等,这些老师都可谓现代大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就是名师的魅力,很多课堂盛况空前,台阶上都坐满了人,甚至连校工都趋之若鹜,听了他们的课大家会觉得醍醐灌顶,即使花费不少时间也会甘之如饴。不像我们学校大多数课需要点名保持上座率,学生即使去了也是睡觉。我主张大家有空时去这些学校走走看看,你会有很多启示。
我们所处的奔腾向前的时代,即便我们无力改变它的航程,但是我们至少应该知道它正在发生什么。此外,言传身教,名师大家传道授业,也许会让我们更有启发和思考,会让我们真正成长。
交大的高民先生(女)《诗歌赏析》系列,张瑞霖老师(女)《社会学》系列历年都是广受欢迎的课程;个人认为,这两位老师还是有相当水准。
六、最重要的:学会保护自己,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 每一个孩子,无论来自怎样的家庭,都是父母的宝贝,都代表了一个家庭所有的梦想和未来,尤其是当我们跨过高考的独木桥,走进了著名的北京交通大学。我们必须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要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我一直对我们的校友高富浪同学的生命流逝唏嘘不已,这是一个死不起的生命:寒门学子,品学兼优,家庭的精神支柱,虽为救人而死,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表彰,但是这样的生命不应该这样死去,前面有更加壮丽的事业等待他去做。我觉得我们的舆论导向是错误的,我们在缅怀和纪念的同时更多的是惋惜和对教育的深刻反思,自我保护和安全教育,很浅显,但现实却让人扼腕,试问:黄河激流上的小岛应该去吗?而且参加的这个组织一点安全保障的设施和措施都没用,以几个矿泉水瓶当做救生设备?以无畏的生命直面袒露的自然?很幼稚,生命都没了,谈精神还有意义吗?对生命的漠视,是对天地父母的大不敬。
【关于我们】:交大论坛由一群不甘寂寞、昂扬向上的交大学子组建,一直致力于阐扬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一种义无反顾地寻找希望的精神,以使我们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抑或在黑暗和苦闷中也要有眺望光明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旨在通过这个友谊的平台结识更多的交大学子,一起迎接光彩夺目的明天。我们期待与大家的交流与友谊,也会给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签名档

2016/1/22 9:34:07

城市匠人 [离线]

1★☆☆☆☆

发帖数:488 积分1519
2楼

五星级问题:★★★★★
我每天重复无数次的问题是:有无歧视、刷不刷人、专业如何、就业如何。有时候我自己也快受不了了,有个朋友曾得益于我们的帮助考上了交大的研究生,后来想替我们和论坛做些事于是自己建立了一个考研群,没过多久说实在受不了了就转给我们了。第一,重复性问题;第二,考研者的苦闷、不自信、纠结让人难以承受;第三,某些问题折射出很多人思维狭窄,问题问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纠正不了甚至替他着急,整天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谁都受不了。所以我很用心地写这篇文字,这篇主要针对外校生的文字,第一是减轻我的工作量,也好让大家更明白我的意思;第二,觉得我更应该坚持下来,让大家少走些弯路。
后来我发现对外校生而言考研的终极问题似乎都可以归结为:就业!关于歧视,几乎是每一个咨询过我的人都在顾虑,后来我有些着急地说,即便这个学校存在歧视你又能怎样呢?!尽管我是一个自信满满的人,但是大家都在谈论,三人成虎,我也开始有些相信了,我接触了很多外校考生,他们很努力和刻苦,专业课甚至要比我们当年好的多,交大的相当数量的本科生过不了六级,但是有些外校的却过了而且还不在少数,我无意以六级来评价一个人,只是觉得这些人很努力,很踏实,那为什么向他们所说的那样交大的老师会歧视他们无端刷掉他们呢?后来我也在拿他们和我当年的同学做些比较,(当然交大的这些学生也不是特别出色的,我也是对清华和北大的学生的大学过程充满兴趣),如果说有差别的话,也许就是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角度的差异。外校生考研很累,心累,记得我们当时考研时,有考上的也有落榜的,大家都是很平心静气地看待这个问题,要么继续读书要么工作,考上北大清华的也有,虽然交大在北大清华面前也不过尔尔,但是考前从来没有人忧心忡忡地顾虑刷人和歧视,也没有人去查什么排名。是不是大家对某些学校有个比较成熟的了解和认识呢?也许是,也就是说平时比较注意,而不是像外校学生那样临时扫盲,所以我提倡注重大学的过程,而不是死读几本书,这个社会在书本外有许多更加美好的东西,也许就有了狭窄与宽泛的差异,后来慢慢也就成了差距。这样的贴子真的没办法回答。http://bbs.mybjtu.com/redirect.php?tid=53659
从“某个专业如何”延伸到“就业如何”,我把这两个问题一起来谈。很多人很注重排名,我认为这些排名是毫无意义的,排名是纯粹的技术排名,而且排的再高又有什么价值呢?就像交大的理学院某些专业似乎都比学校其他专业排名高,但是我们对它的看法也就那样,不过尔尔。为什么要去查这些毫无意义的排名呢?比如你想了解交大的机械和土木,其实根本没必要去查排名,首先要想到交大的背景,交大原属铁道部,那么铁路是干吗的呢?造火车、修铁路、开隧道、架桥梁,铁路有运输,运输就要有物流,交通就要规划...你想这些专业能差么?而且很多人不是想搞科研,只是想镀镀金,那你就更应该注重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力。
一般而言,一个专业如何首先要看它的所在学院如何,再到学校。因为一个学院的某些专业在就业时都是差不多的,用人单位也不会把哪个专业哪个方向分得很细,而是有个整体的认识。看学院时要看它成立的时间,也就是学院和专业的成熟度,像交大的人文学院成立较晚,而且又是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显然无法与北外等其他学校专业同日而语。为什么大家那么关注排名,大家总是觉得排名第八的学校一定比第九的找的工作好,什么都是僵化的机械的思维,壹加壹等于二。
关于就业,我前面讲过,大家有种思维是考一所很强的大学读个不错的专业,然后一劳永逸地找个很不错的工作,不可否认,好大学和好专业找工作会相对容易,但不绝对,找工作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很多工作都是初试、面试、二面甚至几面、层层淘汰,这个社会终究是靠能力吃饭的,而且你想你都交大研究生毕业了,还怕找不到工作么?我不是给你打包票,而是说等你来到交大了,读了研究生了也许思维和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至于到底有何不同,我只是想说你现在想的问题以及你想问题的方式都很狭窄,很狭隘!这也许是你现在找不到工作或者想考交大的原因。

附:如果大家认为这些排名有价值的话,请参考。
专业排名  教育部学科评估高校排名(2007-2009)[1][2]
  0202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位10】
  1 中国人民大学
  2 北京大学
  3 中央财经大学
  10 北京交通大学
  0711 系统科学(一级学科)【排位1】
  1 北京交通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华东师范大学
  0803 光学工程(一级学科)【排位7】
  1 浙江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天津大学
  7 北京交通大学
  0808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排位16】
  1 清华大学
  2 西安交通大学
  3 华中科技大学
  16 北京交通大学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排位11】
  1 清华大学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 北京邮电大学
  11 北京交通大学
  0814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排位12】
  1 同济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北京交通大学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排位16】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大学
  3 西北大学
  16 北京交通大学
  0819 矿业工程(一级学科)【排位10】
  1 中国矿业大学
  2 中南大学
  3 北京科技大学
  10 北京交通大学
  0823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排位3】
  1 西南交通大学
  2 东南大学
  3 北京交通大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排位16】
  1 西安交通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大连理工大学
  16 北京交通大学
  1204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排位19】
  1 复旦大学
  2 武汉大学
  3 北京大学
  19 北京交通大学
  注:以上按学科代码排序
  非教育部发布排名
  物流管理【排位1】[4]
  1 北京交通大学 A+
  2 华中科技大学 A+
  3 大连交通大学 A+
  产业经济学【排位3】[5]
  1 东北财经大学 A+
  2 厦门大学 A+
  3 北京交通大学 A+
  交通信息及控制【排位1】[6]
  1 北京交通大学 A+
  2 西南交通大学 A
  3 武汉理工大学 A
  4 大连海事大学 A
  道路与铁道工程 【排位5】[7]
  1. 长安大学
  2. 西南交通大学
  3. 同济大学
  5. 北京交通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排位6】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2 北京邮电大学 A+
  3 电子科技大学 A+
  6 北京交通大学 A+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排位 11】
  1 西安交通大学A +
  2 清华大学A +
  3 浙江大学A +
  11 北京交通大学A +
  12 湖南大学A +
  软件工程【排位15】
  1、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复旦大学
  15、北京交通大学
  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MBA榜单【排位13】[3]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南开大学商学院
  13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9年中国最具价值的EMBA【排位8】[3]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7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中外合作MBA 【排位8】[3]
  1 香港科技大学/美国西北大学
  2 同济大学/法国国立桥路大学
  3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8 北京交大/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
  注:
  (1) 只列出排名在前二十名的学科和专业
  (2) 同一学科只列出前三名的高校名称及北京交通大学所在排名位置百强排名  该校在网大《2008中国大学排行》编制的2008中国大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28位。该校MBA与EMBA培养在2008年均进入全国前十(世界经理人)。
  2008年“中国大学评审”获得19名,2008年“你心目中的中国优秀大学”排名22名,2008年“凤凰卫视”大陆名校重点介绍的20所大学之一
  2008-2010年,中国大学50强排名39位 (含港澳台高校) 这些是评价学校的科研水平,不是评价学生的。



2016/1/22 10:34:22
返回本版
1
2
3
4
5
6
7
8
13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